胆囊结石,这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,如同体内的“定时炸弹”,时刻威胁着患者的健康。当被诊断出患有胆囊结石时,患者往往面临一个关键抉择:是选择药物治疗,还是接受手术治疗?
原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、中国医师学会会员、云南结石病医院肝胆特聘专家王晓云主任表示:这两种治疗方式各有特点,在见效速度、适用人群、风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
面对胆囊结石,药物治疗是许多患者首先考虑的保守治疗方式。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主要分为溶石药物和解痉止痛、消炎利胆药物两大类,但其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,存在明显局限性。
溶石药物可通过抑制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,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,促使胆固醇结石逐渐溶解。然而,该药物仅对纯胆固醇结石有效,且要求结石直径小于5mm,胆囊功能良好,胆汁具有正常的浓缩和排空能力。
此外,溶石治疗疗程漫长,通常需要6-24个月,且停药后复发率高达60%-80%。长期服用溶石药物还可能出现腹泻、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,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。
解痉止痛、消炎利胆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胆囊结石引发的胆绞痛、胆囊炎等症状。
王晓云教授表示,上述药物仅能治标,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结石,且长期使用可能掩盖病情,延误最佳治疗时机。
2025年10月29日(星期三)
云岭名医徐鹏远教授
昆华专家王晓云教授
携国内顶尖保胆专家团
坐镇云南结石病医院
开展联合会诊+手术
(限前20名,尽快预约)
预约热线:0871-67270888
与药物治疗相比,微创手术凭借其快速、彻底的优势,成为肝胆外科治疗胆囊结石的必要手段。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,单孔经脐隐痕保胆取石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、高效的治疗选择。
单孔经脐隐痕保胆取石术巧妙利用肚脐这一自然褶皱作为手术切口,通过建立微小通道进入胆囊,在腹腔镜和胆道镜的联合监视下,能够精准定位并取出结石,同时完整保留胆囊。
这种术式不仅术后伤口隐蔽,几乎不会影响腹部美观,而且具有创伤小、安全性高、恢复快的特点。
通常情况下,患者术后1-2天即可下床活动,一周左右便能回归正常生活。大量临床研究表明,经过严格筛选符合且成功接受保胆取石术的患者,术后胆囊功能得以良好保留,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。
云南结石病医院最后提醒:胆囊结石不可小觑,早期干预是治疗的关键。同时别忘记定期复查,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,调整治疗方案。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良好的自我管理,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都能够摆脱困扰,恢复健康的生活。